紫金山新闻
关注

把空气处理做成生意,南京民企“炼”成“单项冠军”

紫金山新闻
2024-01-11 17:47

将“空气净化”做成生意,主营业务市场占有率连续13年全国第一;获评国家级“单项冠军”,产品应用场景从“地上”的人民大会堂、鸟巢再到“天上”的C919……

这家企业——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,很不简单。但当记者进入它的总部时,更多令人“想不到”接踵而至。

天加环境厂区图天加环境厂区图

第一个“没想到”:初创企业敢于挑战百年品牌

天加的总部位于南京经开区,企业的主营业务之一是专业空气净化设备。

由于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,很多制药企业、微电子制造工厂、医院等场所需要安装“高配置”空气洁净系统。与一般民用空调、空气净化装置不同,这些专用设备除了要满足温度、湿度等基本需求外,还需要满足使用环境对颗粒物的过滤要求。这一市场痛点,让天加看到了商机。

1998年,创立仅7年的天加就瞄准空气处理设备这一细分领域,开始攀登技术的“珠穆朗玛”。当时,这一领域的高端产品几乎都被国外垄断。天加瞄准的对手,几乎都是有百年以上历史的老企业,其中包括了“空调之父”创立的美国开利,日本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旗下的麦克维尔等。

这几乎相当于稚童去挑战成年壮汉,但天加却毫无畏惧。每每遇到技术难点,公司团队就到高校请教专家,到展销会上向同行去问、去学。

天加能源基地车间天加能源基地车间

面对十多项技术指标,深谙“没有等出来的成就”的天加选择将漏风率作为突破口,成功研发出“迷宫式密封结构”,一举解决了大型商用中央空调箱广泛存在的密封、冷桥和刚度等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。

“简单来说就是搭建一个又一个‘迷宫’,加大阻力,让空气找不到向外泄漏的通道。”天加环境首席运营官吴小泉打了个比方。这一技术使得空气处理设备的漏风率最低可达0.029%,较国家标准提高35倍,解决了行业痛点。“我们的净化式空气处理设备可以达到国际洁净度最高等级ISO1级,打造出‘最干净’的空间。”

第二个“没想到”:实验室用电量超过生产和办公总和

ISO1级是什么概念?

“相当于将一立方米的空气中0.1微米的粒子控制在10颗以内。”吴小泉描述说,“一根头发丝的直径是60-70微米,而0.1微米近乎能达到头发丝直径的六百分之一,已经是细菌大小级别的。”

天加环境厂区图天加环境厂区图

刀要石上磨,技术要靠实践练。从无到有、从弱变强,天加崛起的密码是什么?

在天加,与厂房同处一个大空间内,一间连着一间乳白色“小房子”与走廊一起向远处延伸。每个“小房子”的门上,都用蓝色的字写着“某某实验室”——天加崛起的密码就在这里。

“2013年的时候,我们去德国去交流,看到当地企业的产品,了解到了他们的设计和制造理念,我们在激动之余也感受到了差距。”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立回忆说,当时对于关键性技术,对方讳莫如深,不肯透露一点信息。“我们立志自己搞研发,让外国人看一看‘中国制造’的水平。”从国外回来,不服气的天加就建起了一间又一间实验室,以自主研发不断向着世界先进行业标准迈进。

像这样的实验室,天加共建设了一百多个,其中超过40个是国家CNAS(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)专业实验室,12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天加虽然是制造企业,但已经连续9年时间,实验室用电量超过生产和办公用电。每年企业还拿出营收的4.5%-8%投入到研发中,并引入创新人才,企业研发工程师占比甚至超过了全体员工的五分之一。

“如果技术不能不断突破,产品送到客户手里就要出问题。”当被问到,建这么多实验室、组建这么大的研发团队“值不值”时,蒋立这样说,“科技研发平台建设、科技人才培养,花再多的钱也值得。”

通过30余年引人才、强投入来促创新,天加的空气处理机组在专业领域已连续13年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。目前,天加生产的空气处理设备15项关键指标中,70%与世界最高标准相当,而另外30%则处于世界领先。借此,天加叩开了全球超过3000家电子企业、5000家GMP(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)认证药厂、7000家二甲、三甲医院的大门。在微电子行业、医院手术室、生物制药等专业空气制程领域,其国内市场份额均超过40%。

第三个“没想到”:全部产品全生命期终身保用

随着时代进步,用户的要求越来越高。

以芯片制造企业用户为例,他们需要在纳米级别尺度生产和加工集成电路,对空气环境的洁净度要求也“水涨船高”,即使是极其微小的悬浮粒子污染也会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,大大降低产品的生产出品良率。

市场是以实力说话的地方,能解决痛点才能站得住脚。面对越来越“挑剔”的场景需求,天加也开始主动给自己“加练”。

在实际应用中,针对中电熊猫的需求,天加为其量身设计的一款“十万风量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”,有16个功能段、4级净化过滤,可满足1级空气处理要求。该类机组适用于平板显示器生产线、纳米级半导体集成电路及超洁净厂房,是控制其超高生产环境要求的关键装备。箱体采用“迷宫式结构”,保温性能系数、冷桥系数、变形率、漏风率、隔声性能各项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
天加环境厂区图天加环境厂区图

出品即出色,完成更完美。在天加的字典里,没有“差不多”,只有“更完美”。在空调行业有一句俗语“一年干,三年修”,但自创业伊始,天加就对标世界最高行业标准,拿出“干三年出细活”的匠心对待产品,最终“炼”出了行业当中唯一实现全品类6年免保的企业。

国家制造业“单项冠军”、2021年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、中国卓越公司管理奖、国家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、江苏省省长质量奖、“江苏精品”认证、江苏省自主工业品牌五十强、江苏省省长质量奖……荣誉墙上的硕果累累,诠释着天加的步履铿锵。

如今的天加,又投入了节能解决方案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新战场。

在天加公司门口,“天加,我们一直在努力”几个字简单醒目,这既是天加人的座右铭,也是天加一路走来的真实写照。

【企业家说】 

做一个学习型公司

蒋立(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)

从最初经销国外产品,到自行设计制造,引进技术消化、吸收,直至目前的自主开发、创新,天加见证了中国空气处理行业蓬勃发展的历程。

企业想找一条赚快钱的“路”不难,但这30多年的经历让我意识到,不日新者必日退,天加一定要做一个学习型公司。因此,内生创新、革故鼎新,30多年来,天加从未停止过创新的脚步。正是创新让企业获得了可持续发展。但创新并非一蹴而就的,需要一年接着一年干,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干。要用匠心促创新,企业才能实现常青。

【记者手记】  

将创新刻在骨子里

万山磅礴必有主峰,龙衮九章但挚一领。天加,瞄准的关键词就是创新。

在天加,员工们中间流传着一句话:“要想走得远,就得走得稳,即使走得慢,也能走得远”。这是蒋立常说的一句话,也是刻在企业骨子里的一句话。在创新的道路上,天加正上下求索。

也许,那些国外百年品牌想不到,这样一家中国企业如何在短短七八年时间就从跟跑到了并跑,并逐渐向着领跑冲刺。那就请他们去天加看一看这些“想不到”。因为,正是创新上的种种“想不到”实现了他们“想不到”的创新。

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甜甜 通讯员 王刚 李雪莹